让客家文化“亮”起来、文物古迹“活”起来、创意产品“热”起来!梅州召开了这场研讨会
会议现场。亮
掌上梅州讯 23日上午,让客热起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在梅城召开,家文AG超玩会入口来自嘉应学院、化起活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文物市戏剧研究室、古迹市文化馆以及梅县区博物馆等单位的创意产品场研17名专家学者,以及各县(市、梅州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分管负责同志、召开AG超玩会入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科室以及局属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会。亮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原院长房学嘉教授作《关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让客热起若干问题》学术报告。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研究员周云水作《关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家文探讨》的发言。
梅州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专家库首批专家、化起活起梅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邓锐作《从海外华侨对客家文化的文物传承和保护,看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发言
会上,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原院长房学嘉教授作《关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古迹若干问题》学术报告,阐述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分析了保护客家文化生态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的若干建设性意见建议;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研究员周云水着重就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期(五年)目标任务,作了《关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探讨》的发言;梅州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专家库首批专家、梅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邓锐作了《从海外华侨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看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发言,重点从海外华侨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呼吁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要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生态的建设。随后,参会代表围绕客家文化保护和传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统村落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非遗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等问题作了交流发言,进行深入研讨。
参会代表观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宣传片。
会议强调,要大力抓好文化推广,多方面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常年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广东汉剧为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客家围龙屋等为世界文化遗产,让客都文化“亮”起来。要在确保文物安全前提下,加大保护和活化利用力度,让文物古迹“活”起来,进一步完善场馆布展内容,增加传承交流活动,让“非遗”真正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要努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积极培育嘉应茶、青花瓷、编织工艺等非遗产品,推动文化创意,让创意产品“热”起来。要进一步盘活公共资源,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文化下乡”,办好“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群星舞台大家乐”、民间“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活动“动”起来。
此次研讨会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协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和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旨在进一步加强交流,广开思路,做好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迎检工作。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原文化部于2010年5月批准设立的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范围为梅州市全境,总面积为 158万平方公里。划定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四个行政管辖区为核心区,面积约0.78万平方公里;蕉岭县、平远县、五华县、丰顺县四个行政管辖区为一般保护区,面积约0.8万平方公里。2017年5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7-2030)》获原文化部批准实施,规划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实施阶段。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 赖运香
编辑:李舒宇
- ·客语音乐同盟建树大会举行,梅州落选为客语音乐联牛耳席团都市
- ·国庆节假期,符合条件的小型客车可在港珠澳大桥免费通行
- ·晋升车主 是“洗具”也是“杯具”
- ·雅西高速公路雨城至荥经段收尾施工顺利推进
- ·梅州一企业落选!2024年度广东农安信誉4A级破费主体名单出炉
- ·全能型强冷空气来了!28日起大范围雨雪来袭
- ·昂首扬帆护航地方经济发展
- ·我市出现“街拍”新时尚
- ·陈善宝获“中马横蛮友好青鸟使”“客家之光”称谓
- ·侨胞遭“新西兰情报人员”滋扰、恐吓,中使馆:绝对不可接受
- ·流光溢彩靓雨城 千盏彩灯迎新春
- ·市公安局四举措“走”近群众
- ·元旦佳节至,节庆空气浓!梅州举行丰硕多彩行动花着迎新年
- ·中网公布28日赛程:郑钦文迎来2024中网首秀
- ·医生实名举报无锡虹桥医院涉嫌骗保 官方通报
- ·雅西高速公路雨城至荥经段收尾施工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