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如何避开求职陷阱?教育部教你“四招”秘笈
当前,四招正值“金三银四”求职就业黄金期,毕业避开部教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坑”设陷,生何j9“付费内推”“有偿就业”“实习生套娃”等乱象时有发生,求职严重损害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陷阱近日,教育教育部官网发文,秘笈提醒毕业生提高防范意识,四招掌握“四招”求职秘笈,毕业避开部教避免落入招聘陷阱,生何实现尽早顺利就业。求职
警惕这些求职骗局
什么是陷阱“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虚假招聘”“非法传销”?这些求职骗局有何特征?教育部介绍,“付费内推”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教育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秘笈“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四招j9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在求职中,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
“实习生套娃”是某些用人单位的员工甚至是非正式员工,以单位名义招聘实习生,借此分派自身工作任务骗取免费劳动,或进行“有偿实习”。在求职中,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或就业岗位,避免落入“空手套白狼”的圈套。
“虚假招聘”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虚假宣传,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在求职中,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等都需要谨慎对待。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立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4点妙招助力求职就业
针对相关求职问题,教育部向毕业生们提供了“四招”求职秘笈,助力跑出就业加速度。
一是使用正规求职渠道。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网站,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获取求职信息。
二是及时核查招聘信息。通过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来确认是否合法注册。通过用人单位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招聘信息,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
三是时刻保护个人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在求职过程中,不轻易将个人证件原件交付他人或泄露银行卡、网银密码,确需提供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时,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四是坚持运用法律武器。如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第一时间保留证据,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如遇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请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公安部门报警。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海敏
- ·以高质量监督 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 ·强化为夷易近效率 呵护性命之源!梅州水文分局不断睁开“我为村落夷易近测水质”行动
- ·10月27日起梅州机场实施冬春航班妄想,执飞4条航线通晓6都市
- ·第136届广交会开幕在即 全球展客商踊跃参加
- ·一季度白云边检入出境外国人达126.5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45.7%
- ·中国驻缅甸曼德勒总领馆遭爆炸袭击 外交部回应
- ·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降雨过程开启,新一股强冷空气将来袭
- ·台风蓝色预警持续!受冷空气和“潭美”影响,广东中东沿海将有大风
- ·佛山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总量超6400亿美元
- ·虚假招聘、就业歧视、高薪诱骗……各地集中查处一批违法招聘案件
- ·“朋友圈”再扩容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已达34个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 ·“朋友圈”再扩容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已达34个
- ·吃饭为大!端稳中国碗
- ·重阳登高请注意!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天堂顶”区域不开放